云平台及意义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网络的计算服务供给方式,可实现资源的按需分配。云计算使得资源规模化、集中化,资源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管理维护简单。
云平台是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教学资源的融合。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融合,由云计算服务器为学校的各种应用场景(教室、图书馆、办公楼等)通过云网络提供云计算服务,实现资源按需分配、统一管理;另一方面是应用资源的融合,由云资源服务器为学生、教师、学校领导等用户提供应用服务,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操作统一、简单易用。
一体化的作用及意义
数字化校园一体化建设就是要把学校的教学系统、管理系统融为一体,实现数字化教学、数字化管理,包括硬件的融合、应用软件的融合。数字化校园系统的各项功能应从一体化的角度出发设计,达到校园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操作统一、设备管理统一,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
蓝鸽云平台对外提供四个层次的服务:云端物联网服务、应用层软件服务、平台层服务、基础设施层服务,完美实现了“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为实现校园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全面凯发k8官网的解决方案。云平台涵盖“教”“学”“管”等系统服务,为实现数字化的学习、数字化的教学和数字化的管理提供支撑。基于云技术、物联网技术,云平台支持移动客户端(android、ios、windows)访问,为学生移动学习提供全面支撑,为教师移动教学、为管理者移动管理建设开放式的环境。其架构如下图所示:
蓝鸽校园云平台门户搭建在校园网络中心,学校领导、师生可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或校园网访问平台功能,其网络架构图如下:
网络中心采用云服务器集群的方式为校园的各个应用场景(教学楼、图书馆、办公楼等)提供云计算服务。学校可以利用云网络,构建多媒体云课堂、云网络机房、电子阅览室、云办公环境等。同时,蓝鸽云服务器集群包括失效备援机制,通过备援服务器有效保障教学系统的稳定性。
教师能够依赖资源管理平台在基础资源的基础上做云资源的建设和管理;学生能在校园内的任何地点获取丰富的个性化学习资源进行学习;系统能将学生的学习足迹进行记录并自动统计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教师可以根据数据调整资源建设思路,学生能够根据大数据分析反馈调整学习计划。
蓝鸽校园网云平台依托云计算、物联网技术,使得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或机房设备可统一在线管理,高效进行设备运维,让每个教室设备利用率达到最优。
ø 低硬件采购成本:云终端单台硬件成本不到普通pc机的一半,单次即可节省50%以上花费;
ø 低升级成本:云终端无需升级,只对服务器进行升级即可提高整个系统性能;
ø 低维护成本:整个系统实现服务器单点管理,客户端零维护;
ø 低运营成本:每台云终端的功耗只是pc的5%,耗电极低;
ø 云终端零维护:蓝鸽校园网通过云网络向应用场景(教室、图书馆、办公楼)提供云计算服务,云终端故障率几乎为零,维护简单;
ø 校园物联网统一管理:多媒体教室所有设备物物相连,通过网络中心机房实现了全天候远程设备控制和管理,从而实现统一管理,极大地减轻了维护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ø 云终端超低功耗:云终端的耗电量大约5w左右,远远小于pc的功耗(200w)。也就是说单个终端功耗为pc的5%,使用云终端教室的学校每个学期在电费上将节省一大笔开支;
ø 设备统一管理,节能减排:由于采用云技术、物联网技术,可以对所有教室的设备进行统一管理,根据需要统一开机关机,有效降低热排放量和碳排放量;
ø 统一入口,单点登录:通过个人空间实现用户单点登录,用户可以快捷进入其他“教”“学”“管”子系统;
ø 操作统一,简单易用:各子系统操作界面风格统一、简单易用;
ø 教师建设管理资源:教师能够依赖资源管理平台在基础资源的基础上做资源的建设和管理,学校师生共享资源;
ø 学生获取个性化资源:学生能在校园内的任何地点获取丰富的个性化学习资源进行学习;系统能将学生的学习足迹进行记录并自动统计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教师可以根据数据调整资源建设思路,学生能够根据反馈调整学习计划;
ø 多学科平台灵活构建:各科教学、学习应用功能(如慕课系统、作业系统等)可模块化地集成在云平台中,并可按学校需求灵活组合;
ø 新的服务可不断增加:云平台支持新的教学功能、教学软件等服务不断扩展、增加;
ø 对平台用户的上机信息、用户在线情况、异常登录信息进行管理:网络管理系统可对平台各类用户的上机情况进行统计记录,对整个平台的运行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管理员可根据用户访问峰值和变化趋势,对服务器进行合理的配置,确保平台的稳定运行;
ø 对各模块的使用情况进行管理:通过统计各模块被访问情况大数据分析,管理员可以分析每个模块的使用状况、同类用户对各模块的使用偏好,以便对各模块的应用进行优化;
ø 对各类终端的访问情况进行管理:通过对各类终端的总体访问情况进行大数据分析,管理员可以了解到用户更偏向于用什么终端访问平台,结合终端访问数据的变化形势,可进一步分析用户对终端的使用偏好,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改造提供依据;